上海海事大学携手共建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

2018-04-26

  记者25日从上海海事大学获悉,日前成立的“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高校极地中心”)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25所国内高校联合共建,得到了教育部、外交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气象局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旨在服务国家极地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百余位来自共建高校和相关部委的领导及极地知名专家出席大会,共同见证极地联合中心成立。原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中科院院士姚檀栋,中科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等为高校极地中心揭牌。

  高校极地中心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处及成员高校组成。秘书处设在以极地遥感与全球变化研究著称的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秘书处负责做好成员高校之间、中心与国内国际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工作,极地研究专家、全球院院长程晓院长任联合中心秘书长(联合研究中心遵循平等、共建和共享的原则,因此不设置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承诺为联合研究中心提供基本运行经费,服务于各成员高校,同时努力争取国家和社会资源。

  高校极地中心的总体定位和目标包含以下四点,即“高校极地研究协同合作与交流的平台、高校极地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极地交叉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服务极地科技与外交的智库”,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四个,即极区环境监测与模拟、极地变化与全球效应、极区环境与航道资源、极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高校极地中心的重点任务包括极地科教体系建设、极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网络建设,以实现上述的定位和目标。中心提出要在5年建成10个极地野外教育实习基地,以保证所培养的研究生都能够得到不少于3个月的现场实习,此外还将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极地野外联合考察、建成极地数据中心和模拟平台,在北师大已发展的BNU-1极地观测校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极地卫星星座及地面接收系统,通过国际双边或多边合作方式建立广泛深入的极地国际合作网络。

  高校极地中心致力于培养多学科交叉的极地人才,支撑中国极地相关事务和大科学计划。

  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持续探索对接国家极地战略、培养航运高端人才的新路径,从人才培育、科研智库及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入手,让学校的发展直接切入国家战略。

  2007年,上海海事大学第一次向雪龙船派遣优秀航海教师资担任科考船员,2008年7月,学校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有9批次共18人次的教师登上雪龙号担任船长、轮机长、驾驶员和轮机员等职务,圆满完成5次南极、4次北极“雪龙号”科考任务。

  2017年4月,上海海事大学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海洋局授予“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目前,上海海事大学已成为中国参与极地考察人数最多,实践经验最丰富的航海院校。上海海事大学起草了《极地水域船舶船员过渡期培训和发展要求》,被国际海事组织采纳,并写入了相关的修正案中;学校承担了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的《极地航行示范课程建设》,是我国第一次承担极地航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学校承担的中国海事局的《我国参与国际海事组织关于极地航行规则谈判策略》,为我国政府在极地航行规则生效后的谈判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学校承担的中国海事局的《极地航行船舶船员适用STCW公约培训研究》项目,为中国今后开展极地航行海员的培训教育奠定了扎实基础;以上海海事大学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的“极地综合航海保障研究与应用”项目,获评“2015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上海海事大学为中国航海保障中心编写的专著《北极航行指南(西北航道)》,是我国在西北航道水域的第一本航路指南。

  为了有效保障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与极地自然生态环境,2014年起,国际海事组织多次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强制性的《极地水域船舶作业国际规则》(简称“极地规则”)及其相关国际公约修正案,并于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极地规则生效后,学校已为极地航行海员的强制培训做好准备工作,成为中国首家极地航行培训机构,培养更多极地航行人才,为中国的极地战略和航运强国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2012年以来,学校与宝钢股份在极端海洋环境材料研究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在上海市高原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推动下,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启了中国极寒海洋环境高级别船舶用钢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开发,成功申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极寒与超低温环境船舶用钢及应用”。2017年3月,上海海事大学与宝钢股份共建国内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校企研究平台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