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1年首按大类招生 力推通识教育
2011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高校招生有哪些新政策?2011各高校招生计划、招生政策有何变化?
为帮助考生了解最新资讯,新浪高考频道特别邀请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做客新浪,在线解读2011年报考上海大学各类政策并解答考生疑问。访谈结束,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文静: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文静,您现在关注的是2011全国重点大学招办主任的系列访谈,在这里感谢学大教育的支持。我们今天邀请到的是上海大学的叶志明副校长做客我们聊天室。欢迎叶校长,您先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吧。
叶志明:广大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文静:应该说我们上海大学最近是非常有名的,因为有很多创新,在这里先请我们的叶校长跟各位网友介绍一下上海大学的情况。
叶志明:上海大学有名是因为我们的校长,我们原来有一位全世界年龄最大的校长,就是钱伟长校长,可惜他去年去世了,他是中国的“三钱”之一。正因为我们有这么一位校长,使得上海大学的总体发展、整体建设,在中国教育界里面是非常有特色的。
上海大学是一所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地方高等院校,但是它又是一所综合性的学校。我们学校学科有非常多的门类,理学、工学、法学、史学、文学,包括其他艺术学等等。我们这么倒过来说,就是我们除了医学、教育学、农学、军事没有,其他的全有。
同时我们每年招生也比较大,我们每年招本科生是6000人,其中有60%向全国招生,也就是3600名本科生是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的。我们每年还招收3000名左右的硕士研究生,还有300名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生基本上全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同时我们学校有20几个学院、系,有7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授权点,当然我们大部分的院系都具有从本科、硕士、博士这样培养的台阶。应该说我们目前在校的本科生将近2.5万人,研究生近1万人,是这样一个全日制的学生规模。
我们也分成了三个校区,一个是在宝山区的的校本部,这个校本部应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第一个建成的新校园。现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很多新的校区、新的校园,第一个开创的是上海大学,我们是99年建成。当时李岚清副总理在上海开高校后期改革会的时候,他专门访问、视察了我们的校园,这个在全国也是非常突出的。这个校园也建设得非常漂亮。同时我们也是上海市最大规模的高校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我们在原来钱校长的领导下,上海大学在办学上有非常明显的特色。
主持人文静:据我了解上海大学特色非常多,你接下来重点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上海大学独有的办学特色?
叶志明:上海大学的办学特色是这么两个方面。第一个我们原来的校长拥有非常明确的办学理念,一所大学要有自己的愿景和使命,我们在钱校长的领导下明确提出来要拆除四堵墙:教育学之间的墙、教学科研之间的墙、各院系之间的墙、还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我们按照这样的办学理念,体现在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间。
第二个上海大学非常明显的办学特色,就是学生进校以后我们采取的是完全学分制,修满学分随时可以走,应该说我们每年6千本科生里面有很多可以提前毕业的。另外我们实行的是短学期制,这个短学期制可能也是国内高校里面我们首先开创的,我们是12周一学期,一般学校是20周,一年三学期,再加上4周的实践。另外我们实行的是选课制,就是学生到学校里来以后,关于基础课程,我们同一个课程提供了很多老师,他可以选择不同的老师。将来选择专业以后,我们给他提供了很多课程,因为我们的专业课全部都是选修课,没有必修课之说,我们这样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在比较大的空间里面去选择他自己需要的,甚至于市场所需要的一些课程,这是我们上海大学三制,学分制、短学期制、选课制,这可以说是全国高校里面独创的,也是我们比较不同的地方。
同时,上海大学开创了很多高等教育第一个做的事情。比如说我们第一个按学分收费,在90年代我们就开始了。因为学分制这样一种体制,如果我两年学完了四年的学分,你教了四年的学费,你读的快就赢得了时间,当然也节省了一部分的费用。当然如果说根据教学计划,根据自己一边读书、一边做点事情打工,一边自己挣点学费,你如果6年、8年的话,我们还是按照4年的学分收费,这是我们在全国首先开创的。
主持人文静:上海大学今年还开展了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咱们实施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初衷是什么呢?
叶志明:上海大学办学特色里面很重要的一块是三制培养模式,这三制我们也在不断地深入,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对社会有用的,甚至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同时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肩负的责任很大,从学校说我们今年进行这样的改革,是我们原来办学特色的进一步深化,从内涵上来说是更加提升。因为三制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管理模式,但是我们要让它的内涵上有更加充实的内容。前年在钱学森去世的时候有一个说法,叫做钱学森之问,中国高等教育确实在办学中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困惑。上海大学以前在钱校长的领导下,我们一直在面对高等教育的一些难题,也试图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里面去克服这些困难。我们今年推出的按大类招生通识教育,也是在这方面探索。前面说过了我们有70几个本科专业,现在按照大类招生就分成三大类了,一类叫做人文社科类,有一部分专业在里面,还有一个是经济管理类,还有一个是理学工学类。也就是说对于学生来讲,他到了理学工学里面去以后,面对的是理学工学的所有专业,他到人文社科里面去是面对人文社科所有的专业。
主持人文静:这是一种很大的创新也是一种挑战,这样招生没有专业的区分,对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怎样的管理方式?
叶志明:我们为什么要做大类招生的通识教育?我在高等院校从事了这么多年的工作,而且进行了近11年的本科教学管理,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社会说看到的,但是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办法是高中生高考的时候选择专业的困惑,非常盲目,而且自己也很少作主,基本上是家长作主,不知道广大网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到底有多大的阻力,到底能做多大的主。我在高考咨询的过程中间,有时候碰到一个高中生都很困难,大部分是家长,我说你孩子呢,他说孩子在复习高考,没有空。我说这么重要的选择人生以后道路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来,他说家长给他定了。还有的家长让我推荐他的孩子适合什么专业,我又不知道他的孩子喜欢什么专业。一般学生到学校来以后,专业选定以后他会很痛苦,因为他觉得这个专业不愿意读,就导致他4年里面很颓废。还有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最后都要填上4个字,服从调剂,服从调剂我在高考过程中间我就觉得我的权力好像非常大,只要是服从调剂的同学,可能这个同学被我安在这个专业里面,那个同学被我安在另一个专业里面,这个专业招不到人就把服从调剂的同学安进去。这样的问题就很大,可能这个专业长期以来招不到,但是因为服从调剂可能把这些专业救活了。还有一些专业可能是要更新淘汰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服从调剂的问题就很大,但是不服从调剂又不行。还有一点高中生不是很清楚,经常是看网络上、媒体上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吃香就报考什么,比如说有一段时间工商管理专业很热,很多人报了以后,4年以后工作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想让中国的年轻人能够有自己的选择,能够替自己做把主,所以我们就想用大类招生的方法让他们进来以后,用一年时间不给他们限定某个专业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