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顶尖学府合作求解“钱学森之问”
加州理工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两所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母校,因加州理工校长21日获颁上海交大荣誉博士学位,有了新交集。
33位诺贝尔奖得主、连续四年蝉联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学排行榜榜首,加州理工新任校长托马斯·罗森鲍姆眼中的大学,“不但是培养和磨砺思想的场所,更孕育着改变世界的发现。”
“在加州理工学院,探寻新方向的尝试无处不在”,托马斯缓慢而清晰地举例:从研制世界最小的植入式医学装置,到主持建造世界最大的望远镜以助行星探测器冲出日球层;从发明夸克概念,发现类星体,开创分子生物学领域,到揭秘地球内部结构,发起太阳系外文明搜寻,“若能招揽到独具创见的英才,并提供一切皆有可能的环境,则创新和探索将永无止境。”
“要突出重点,确立具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潜力的领域和相对的弱势领域,一个生动的事例便是新兴跨学科中心的纷纷建立”,托马斯说,新形势要求大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大胆追求新观念。
1891年,加州理工还只是一所训练小学毕业生操作机器和工具的小型职业学院,时至今日,学院已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知名科学家,且从未停止培养新秀,它为中国就培养了钱学森、钱伟长、周培源、谈家桢等大师。
钱学森临终前曾问道:“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还曾说,“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如今,钱学森的两个母校已经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切磋,拟通过交大致远荣誉计划合作探索,共同培养能够改变未来的人才。或许再过不久,亦或经年累月,钱学森所期望的那种科学的创新精神,便能在上海交大乃至中国高校中得以扩散。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当日为这种创新添加了前缀“颠覆性”,“只有颠覆式创新,才能引领这个不断加速的时代”,张杰希望所有的交大人不断打破思维惯性,让创新融入血脉,让创意改变世界的未来。
两位大学的掌舵者似乎志向一致,张杰同样认为创新的前提是“加强基础研究”和“营造创新环境”。
“(颠覆性创新)将是一个漫长但美好的旅程”,托马斯耸耸肩,笑着告诉中新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