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积极探索推进常任教授队伍建设

2016-03-07

  上海科技大学秉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使命,积极投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将全职常任教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各项建设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从服务国家战略角度出发设置学院和研究所,聘请国际顶尖学者/资深业界专家担任负责人。学校针对国家对材料、能源、环境、人口健康、信息科技等战略领域的人才和科技需求,设立物质、生命、信息等三大科学技术学院;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专门设立创业与管理学院。此外,学校还组建了两个高度国际化的研究所——免疫化学研究所和iHuman研究所,专注于抗体药物研发和基于GPCR的药物研发。为了打破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各大学院下不设系,实行大学院制。学校聘请了一批国际知名学者和资深业界专家担任各学院的院长,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担任物质学院院长,耶鲁大学林海帆教授担任生命学院院长,HTC/威盛集团董事长王雪红担任信息学院院长,上海纽约大学原副校长李玫担任创管学院院长。

  坚持高起点,实行国际化招聘流程,组建高水平教授队伍。学校坚持高起点的常任教授招聘标准,每一位常任教授都必须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很强的学术潜力,其中助理教授需拥有成为某领域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副教授需在某个研究领域或方向上已取得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地位,教授必须是学科带头人和该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在坚持高标准的前提下,学校面向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公开招聘常任教授,学校和学院层面组织国际知名学者组成师资招聘委员会,实行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招聘程序,确保教师招聘的质量及公平性。在招聘过程中,学校一方面着力加大海外顶尖人才和高潜力青年人才的招聘力度,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对于国内培养的优秀人才一视同仁。

  建立常任教授评审机制,强调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科研、教学、服务三方面业绩和潜力。依据学校章程,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常任教授评审机制。2015年,学校成立工作小组,赴美国顶尖高校进行调研,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注意上下沟通,形成《上海科技大学常任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暂行办法》。

  推行常任教授制(TenureSystem),设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常任资格(Tenured)是指具有与学校签订无固定期限聘用合同至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的资格。学校聘用常任资格(Tenured)的副教授/教授,原则上需要通过任职资格评审。具体说来,新聘助理教授在校工作3年后进行中期考核,再工作3年后参加国际同行评议的晋升考核,通过考核可晋升为副教授并获得常任资格;未通过晋升考核的,学校将不再续聘。副教授工作满4年,可申请晋升正教授。校长依据常任资格评审的意见,最终做出是否聘任的决定。

  常任(Tenured)副教授/教授任职资格评审全面考查教学、科研、服务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学校高度重视常任教授的教学工作,每位常任教授都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担任本科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科研。常任教授原则上每年要能够开设一门及以上本科生课程和一门及以上研究生课程,优先满足本科生课程,要完成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并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教学效果。常任教授都要作为书院导师与本科生结成团队,与本科生定期见面,在学习、生活、发展等方面为本科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并轮流入住本科生宿舍楼。

  从目前探索情况来看,学校常任教授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课程教学工作,认真备课、授课,获得学生的普遍好评;教授们积极主动地做好本科生导师工作,比如在入住宿舍楼期间自发开设导师研讨课,还带领本科生前往全国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尊重教授需求,营造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学校根据各学院的学科特色,通过提供教学及科研启动经费、提供实验室及公用仪器平台、协调使用国家级科研设施、扶持组建科研团队、选派青年教师参与海外培训项目等多种方式,营造研究型大学教授成长和成功所必需的创新发展环境。在新校园建成的过渡期内,学校至2015年底已经建立了84个研究组,科研工作全面开展,高水平科研成果开始涌现。目前,学校已经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合作建立青年教师培训项目,为青年教师创造培训、交流、合作机会,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

  学校遵循学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帮助教师摆脱年度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束缚,营造学术积累和创新发展的宽松环境。在科学研究中,学校要求教师从事前沿性、战略性研究,在考核和晋升中主要关注教师研究成果的质量(科学前沿性和战略需求性),而非数量。学校不将教师收入直接与科研项目挂钩,鼓励教师将自身学术特色和专长发挥到极致,消除教师盲目、无限制申请科研项目的冲动。学校也积极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组织重大科研项目,引导教授们将自身科研工作与国家战略更紧密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