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浙江9年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发展变化

2012-06-20 09:38:48 来源:高考网

  从2004年起到今天,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已有九个年头。

  综观九年来的作文题,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年到2006年)——文化完成阶段,即命题从话题到话料均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文化现象,引导考生远观社会共同生活;第二阶段(2007年至今)——自我介入阶段,即命题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文化现象的同时,又引导考生关注自我生命存在和生命自我体验。在思路上呈现了一个重要特征:即在社会文化和自我生命之间尽情摇摆,并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2004年题是浙江省自主命的第一个作文题,指向当代文化。话料是一个宏大叙事,描述了“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状况。而话题也是一个大命题,讨论“人文素养与发展”。这是一个不错的亮相,浙江省高考作文因此崭露了自己的命题品格:关注社会,重视文化。

  其后两年的命题也一样,只不过文化指向略有不同。2005年题指向传统文化,2006年题综合指向古今中外的文化。

  这样一来,作为社会共同生活的文化自然就成了写作的重要对象。当然,考生也可以把大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微生活,但若非训练有素,一般考生很难自觉地实现从社会到个体、从文化到自我的现场转化。

  2007年开始,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进入了一个自我介入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微调的过程。2007年的话题是“行走在消逝中”,话料中开始出现有关个体生活的引导语,对自我存在的关注开始从边缘走向中心。

  2008年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都市”和“乡村”是一组关键词,它们分别指向两种文化,即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另一组“触摸”和“感受”,出现了自我介入的新动作——关注自我的真实的直接的生活体验。

  2009年题依然是文化与自我的结合,话料是一首流行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歌词,指向中国人的乡土情结。2010题目与话料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题目“角色转换之间”,明明指向个体自我生存状况;而话料则描述“文化反哺”现象,对“角色转换”的内涵作了规定。

  如果说前面的命题对自我存在的关注都是间接的话,那么2011年题就是直接的了。题目“我的时间”直指个体自我的生存状况,可以写非常个人化的体验。但是,话料却不失时机地对“我的时间”作了“认识自己”的规定之后,就成了富有文化意味的话题。

  2012年题是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趋于成熟的标志。这是一个材料作文,却可以提炼一个话题:“坐在路边鼓掌”。它将宏大的社会文化命题具体化为一件日常生活事件,把“崇高”和“精英”具体化为“英雄”,这样便使问题的讨论有了一个落脚点。其次,以材料中的“女儿”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因为这是考生的同龄人,易使他们回视自身的生命存在,并把英雄话题作为自己遭遇到的生命问题承担起来。

  在我看来,影响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的过去和未来的必然因素主要有以下两大方面:第一,文化政策的影响。2000年,浙江省委颁布《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做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2011年,又进一步提出把浙江建设成为“文化强省”。第二,新课程精神的影响。新课程精神之一,便是充分尊重学习主体。就写作来讲,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要为个性化表达创设空间。就命题来讲,自然也要尊重考生的知识和阅历,做到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为此,我想给学生两点备考建议:一要注重文化信息的积累,内容包括事例、言论和思想,以期在知识和经验上能与高考作文相应;二要注重认知方式的培养,内容包括观察、体验、判断和思辨等,以便在表达上做到个性化。而且,应该把备考任务分解到高中语文学习的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