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13年招生简章
学校概况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在116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以造就卓越人才、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逐渐形成了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二个门类。学校设有7个学部、37个学院(系);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1个。在ESI全部22个学科中,浙江大学有1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其中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00位。
浙江大学坚持“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打造卓越教育品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校友中当选为两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学校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引领浙大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丰富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为学生成长创造了优越条件。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近年来,发表权威学术期刊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主要科研指标保持全国高校领先地位,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库。2012年,科研到款经费达到30.78亿元,其中超过千万元的在研项目达到107项。
浙江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48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9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700余人、博士研究生8200余人,另有外国留学生3100余人。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200余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国家“千人计划”学者5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9人、“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89人、教育部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3人。学校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4.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万余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643万余册,建有7家高水平附属医院。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来吧,快踏上浙大的行程!
一、这是一所孕育思想、成就未来的大学
走过一个多世纪的浙江大学,形成了以“求是”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求是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浙大人。近年来,浙江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持续推动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为青年学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浙江大学毕业生在人格品质、创新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政府各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著名企业纷纷把我校作为人才资源库。毕业生就业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本科毕业生国内外继续升学比例超过55%,就业和职业发展前景良好。
二、这里提供广阔的个性成长空间
1.大类招生:按人文、社科、理、工、农、医、艺术、科技与创意设计等类别实行大类招生。通过宽口径的通识和大类平台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和认识自己,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2. 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学校实行前期“通识教育与大类培养”和后期“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即实行“一横多纵”的管理培养模式。“一横”指前两年实行通识教育、大类培养,“多纵”为后两年进行专业教育和跨学科培养。通识教育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平台,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学校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实行大班理论授课、小班研讨交流,为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提供帮助。学校设置了“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设计”4个大类平台课程模块。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后,进入主修专业培养阶段。引导学生多途径、多方式交叉学习,鼓励学生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
3.主修专业确认:学生入学经过1~2年的学习,根据学业成绩、综合表现、兴趣特长,依据学校确定的各专业最大可容纳学生数,在大类内确认主修专业。少数确有特长的学生允许跨大类确认专业(其规模控制在所在大类总人数10%以内)。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大类修读辅修专业或第二专业。一般情况下,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既可以在二年级通过注册系统修读,也可自主选课积累修读。参加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应按照相应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规定的专业课程学分。
4.学分制教学:学校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等为特征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课程。如确因交叉或创新学习需要,学制4年的学生可延至6年,学制5年的可延至7年。
5. 四学期制:学校实行“秋、冬、春、夏”4学期制,每个季学期时间各为9周左右。部分导论、专业讲座、实验课等学分较少的课程安排在季学期完成,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也为更多国际著名学者来校讲课执教创造了条件。
三、这里有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1. 双专业/双学位:学校根据学生需求,引导并逐步推出“计算机+X”、“生物+X”、“外语+X”以及“X+信息”、“X+管理”、“X+经贸”等“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供优秀学生选读。
2. 特色辅修班:学校支持各学院(系)开设若干跨学科特色辅修班,以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开放大量专业,鼓励学生修读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
3. 竺可桢学院:竺可桢学院是学校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实施英才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依托学校强大的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为优秀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掘潜能提供朝气蓬勃、张弛有度的发展空间。
目前,竺可桢学院设立了以下特色班:
求是科学班:学校作为教育部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设立求是科学班。致力于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俱佳,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医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及食品科学领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和未来科学家。该班实行个性化特殊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科学基础及熏陶学生科学素养,本科前期阶段实施数理化生计整合强化培养,实行全程导师制,采用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方案,设置本科-硕士-博士多通道成长渠道。
混合班(理科、工科):为加强工科学生的理科基础,提高理科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学院将理工科学生混编于混合班,其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开办的工科“混合班”。在第一、二学年,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及素质训练;一年后,学生在全校理科、工科各类专业中申请确认主修专业,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专业导师;第三、四学年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实行专业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其毕业生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学科交叉能力享誉海内外。
人文社科实验班(人文、社科):通过文、史、哲等经典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设数学、经济、管理等课程,增强学生竞争力。学生在第一学年主要接受公共基础课的通识教育;第二学年按学科大类培养,学生可在全校人文、社科各类专业中申请确认主修专业,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专业导师;第三、四学年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其毕业生凭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多元知识背景享誉海内外。
巴德年医学班(医学试验班):实行“八年一贯、两段完整”的医学专业博士培养模式。前四年本科学习按照竺可桢学院的培养模式,其中前两年在竺可桢学院统一培养,后两年进入专业院系学习(医学专业除外),完成非医学类本科学业获得学士学位。巴德年医学班学生在本科阶段培养结束时,达到一定的条件即可进入医学院进行医学专业训练,完成学业者获医学专业博士学位。进入医学专业训练阶段的条件是:①仍保留竺可桢学院荣誉学籍;②修读医学院要求的所有医预科课程(约40学分);③英语水平达到当年浙江大学直博生招生要求。
四、这里有深入广泛的国际交流平台
浙江大学与国外140多所著名高校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为在校本科生提供各种国际交流机会。2012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与国(境)外一流大学的交流,继续推进“世界名校交流计划”,在美国加州大学暑期班项目、香港大学暑期班项目基础上,增设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班、法国中央理工大学校集团硕士双学位等项目,在校学生境外交流人数达到1524人。此外,2012年有来自130个国家的50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促进了学生之间多种文化的交流。
五、这里有完善的奖学金和经济资助制度
浙江大学有完善的奖学金体系。学校在本科生中设立有竺可桢奖学金、特别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研究与创新奖学金、专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等,奖励面超过40%,每年发放金额1300多万元;此外,还有宝钢集团、光华教育基金会、南都集团等著名的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及个人出资设立的奖学金40余项,每年发放金额300多万元;学校还设立了各类荣誉称号,用于表彰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
学校承诺“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开设“绿色通道”,让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便捷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核实相关情况后,采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专项助学金、各类事项补助及勤工助学等多种措施给予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在给予经济困难学生必要经济资助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发展性资助,开展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实践项目和计划,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例如浙江大学杰出校友段永平先生和夫人刘昕女士捐资设立的“心平自立贷学金”、“心平留学贷学金”项目,目前已发放1800多万元,资助同学赴剑桥、哈佛、斯坦福、耶鲁、哥伦比亚、康奈尔、宾夕法尼亚、卡内基梅隆等世界名校学习和交流,为其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保障,为其实现海外留学深造的梦想提供支持。
六、这里有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
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精彩, 围绕学术科技、文化娱乐、公益服务、体育竞技等多项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科技文化节、校园辩论赛、歌手赛、社团文化节等多种平台,为学生自主组办各类文化活动提供支持,鼓励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动,倡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健康成长。2012年,面向公众的校园文化活动达千余场,学生受众超过80000人次。融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发挥特长的广阔舞台。
浙江大学2013年招生信息
一、2013年招生新政策
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和支撑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浙江大学在舟山新区设立校区,设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学生前两年在紫金港校区学习,后两年在舟山校区学习。
其中,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专业在提前批次招生,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2个专业在工科试验班(海洋)招生。
二、2013年提前批次招生专业
1. 提前批次招生专业大类包含: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海洋科学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其中,“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包含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9个专业,“应用生物科学(生工食品)”包含生物工程(原生物系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
2. 学生入学一年后确认主修专业,确认范围仅限于提前批次的13个专业。学生可以辅修其他类专业或修读双学位。
3. 根据浙江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主修专业确认到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6个专业的浙江籍学生将免交学费。
三、国防生
国防生实行提前批次录取。在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陕西12个省招生,录取专业有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工程、环境工程5个专业。报考国防生须符合下列条件:①符合公民应征服现役的政治条件;②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止当年8月31日);③身体健康,男性身高162cm以上,女性身高160cm以上,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考生达到重点本科分数线方可按规定填报志愿,参加政审、面试和体检,合格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实行网上录取,获地区(市)级以上的三好学生、学生干部,党员和特长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考生录取后须与浙江大学、南京军区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书》。国防生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每年由军队提供10000元国防奖学金),完成规定的学业和军政训练任务,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国防生在校期间,除享受和履行普通学生的权利义务外,还应遵守军队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防生形象和声誉,接受驻校选培办的教育管理;毕业时服从军队分配。(国防生招生网:www.gfs.zju.edu.cn)
四、收费标准
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组成。学年开始时,学费按浙江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预收,一般专业学费每人每年4800元;艺术类专业学费每人每年7000元,软件工程专业学费前2年为每人每年4800元,第3年1.6万元,第4年1万元。学费每学年按所修学分结算一次,毕业前进行学费总结算。住宿费每人每学年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