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三十年 浙江科技学院打造全面“国际范儿”

2015-10-21 09:09:00 来源:

  “是否具有国际化视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能否走的更加长远”,在全国主流媒体高校行浙江科技学院站上,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如是说。经过多年的国际合作积累,现在在浙江科技学院的校园里,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到、听到、接触到各个国家的文化风情,与各国留学生零距离的交流,不仅已经出国留学的学生能够在国外拿到最高奖学金甚至国际设计金奖,不出国的学生通过这样的亲身接触,也能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王书记表示。

  据悉,浙江科技学院在年建校之初,就与德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借鉴德国经验,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近年来学校进一步突显国际合作办学特色,从与德合作到国际合作,历经三十年的中外合作,浙江科技学院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学校,已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打造国际文化节,校园处处都“洋气”

  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文化……10月17日,浙江科技学院校园内来自也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蒙古、俄罗斯、德国、罗马尼亚、卢旺达、刚果金、赞比亚等90多个国家留学生们,为大家打开一扇感受异域风情的“世界之窗”。

  浙江科技学院的国际文化节从2013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国际文化节不仅为各国留学生提供展示各国文化、艺术的舞台,同时也展示了浙江科技学院国际化办学的丰硕成果。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留学生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浙江科技学院在全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和学历生排名中均位列第5位,目前共有来自近90个国家的1600余名留学生和交换生。

  中德工程师学院——浙江唯一本科层次非独立设置中外办学机构

  浙江科技学院积极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西海岸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省内首个本科层次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工程师学院正式招生,

  浙江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告诉记者,中德工程师学院的创办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性的,目的是希望打造“不出国的留学”,目前开设两个专业:土木工程和电气一体化,在浙江省一本批次招生,专业以培养工程师为主要目标,主干课程是由德国教授授课,中方和德方院长共同管理。

  “现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迅猛,各国交流越来越密切,对国际化人次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跨文化、跨语言交流能力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以建筑行业为例,当前很多国内建筑企业在国外承接各种工程,而我们中德工程师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现在的国际化课程的培养,能够充分了解国际文化和国际规则,在跨国公司的就业能力就具有相当竞争力了!”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工程师学院院长夏建中说。

  夏院长告诉大众网记者,未来中德合作办学的规模还要进一步扩展,按照学院五年规划,要逐步拓展到五个专业,目前仅有两个专业130人,未来学生规模要达到1500人左右。

  师生双向交流,引进来同时也要走出去

  据介绍,浙江科技学院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法国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合作举办的两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展顺利。国际化专业建设稳步推进,现有10个本科层次和2个硕士层次的全英文授课国际化专业,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国际化本科专业入选浙江省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本科生海外学习、交流等项目深入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科院学子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参加交流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模式,别样的见闻,为同学开启了一扇‘向洋看世界’的窗户。”

  王建华书记告诉大众网记者,当前中外学生的双向流动很多,截止到目前,学院送出国门的学生也将近1000人,而且教师之间的互派交流频繁,该学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形成一支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一方面积极与德国院校互派师资,5年间共有德国教师220人次来校教学指导,近年来来学校交流的德国教师已经达到200多人次,而学院有专任教师有国外进修经历的达到21.1%。这一数字对于一所省属院校来说尤为难得。

  浙江科技学院的国际化不仅仅表现在引入国际化的教育模式,还将汉语推广得越来越国际化——浙江科技学院在欧洲分别与罗马尼亚克鲁日巴比什-波雅依大学以及德国埃尔富特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创办了孔子学院,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克鲁日大学孔子学院下设的两个汉语教学点获批升格为孔子学堂,同时该学院还被国家汉办主任评价为办的最好的孔子学院之一,名列全球孔子学院三十强,王建华书记告诉大众网记者。